&苍产蝉辫; 自动高压蒸汽灭菌器是实验室、医院和生物制药等场所的核心设备,其利用高温高压蒸汽实现高效灭菌。然而,由于其工作环境涉及高温、高压和高温蒸汽,若操作不当,极易引发严重安全事故,如严重烫伤、爆炸、设备损坏等。因此,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至关重要。 一、 操作前的安全准备
1、检查设备状态:
- 门封圈: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门封圈是否完好、无破损、无老化、无异物(如纸屑、棉絮)。破损或有异物的密封圈会导致漏气,影响灭菌效果,并可能在运行中喷出高温蒸汽。
- 腔室与排水口:确保灭菌腔室内无异物,排水过滤器(篮)清洁无堵塞。堵塞的排水口会导致排气不畅,影响灭菌程序,甚至引发压力异常。
- 水位:确认水位在安全范围内。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,避免使用自来水,以防止水垢积累,影响加热效率和设备寿命。
2、正确装载物品:
- 严禁超载:物品应松散、有序放置,留有足够空间让蒸汽自由循环。过度堆叠会形成“冷点”,导致灭菌不完整。
- 禁止灭菌危险物品:
- 不耐高温高压的物品:如普通塑料制品、橡胶制品(除非明确标明可高压)、电子元件等。
- 油剂、粉剂、凡士林:这些物质导热性差,蒸汽无法有效穿透,无法达到灭菌效果,且可能引发火灾。
- 密闭容器:绝对禁止将全部密封的瓶子、试管等放入。内部压力无法释放,有爆炸风险。
- 腐蚀性化学品:可能损坏腔室或产生有害气体。
- 液体灭菌特殊要求:
- 容器内液体量不超过容器体积的2/3。
- 瓶盖不能拧紧!应使用透气盖、松盖或用铝箔、纱布等松松覆盖,确保压力平衡。
- 使用专用的“液体”灭菌程序(该程序通常包含慢速排气/自然冷却步骤)。
二、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要点
1、个人防护(笔笔贰):
- 操作时必须佩戴耐热手套、护目镜(或面罩)和实验服。高温蒸汽一旦泄漏或物品取出时溅出,极易造成严重烫伤,尤其是面部和眼睛。
2、程序选择与启动:
- 根据物品类型(器械、液体、织物、废物等)选择正确的预设程序。错误的程序(如用“快速”程序灭菌液体)可能导致事故。
- 确认门已全部关闭并锁紧。现代设备有安全联锁装置,门未关好无法启动。
三、 操作后最危险的环节:开门与取物
这是事故高发阶段,必须极度谨慎!
1、压力未归零,绝对禁止开门!
- 这是最核心、最致命的安全规则。灭菌程序结束后,压力表必须全部回到零(或设备明确指示“可开门”)才能尝试开门。
- 强行开门会导致高温高压蒸汽瞬间喷出,造成严重烫伤,甚至引发爆炸。
2、液体灭菌后必须&濒诲辩耻辞;冷静&谤诲辩耻辞;:
- 即使压力已归零,刚灭菌完的液体温度仍非常高(接近121°C)。
- 必须等待足够时间让液体自然冷却(通常至少15-30分钟,具体看设备和液体量),否则开门时压力骤降会导致液体剧烈沸腾、喷溅(暴沸),造成严重烫伤。
- 切勿用冷水冲淋或强制冷却灭菌锅!
3、开门方式:
- 开门时,身体和面部不要正对门缝。应侧身,缓慢打开门,让残余蒸汽从侧面逸出。
4、取物安全:
- 取出物品时,仍需佩戴耐热手套。
- 液体瓶身可能很烫,小心拿取,避免摇晃。
四、其他重要安全事项
- 定期维护:按说明书要求定期清洁、检查和保养设备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业校准和全面维护,包括压力表、安全阀、温度传感器的校验。
- 生物监测:定期(如每周或每月)使用生物指示剂(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条)进行灭菌效果验证,这是确保灭菌可靠性的“金标准”。
- 应急处理:了解设备的紧急停机按钮位置。如发生泄漏、异常声响等,立即停止运行并联系专业人员。
- 培训与记录: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。建立使用和维护记录,便于追溯和管理。
请将安全放在蝉丑辞耻位,每一次操作都严格遵守规程,杜绝侥幸心理,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。